解读一个甲骨文字,将奖励10万元。日前,位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公布了《第二批征集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拟获奖名单》。
为充分调动海内外甲骨文研究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解决甲骨文释读目前面临的瓶颈问题,推动甲骨文释读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牵头,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同意,中国文字博物馆先后开展了两次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征集评选工作。对破译未释读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10万元;对存争议甲骨文作出新的释读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5万元。
经甲骨文释读专家委员会评审,拟入选第二批征集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共5项。
其中,一等奖2项,分别为:
1.复旦大学陈剑提交的考释文章《释甲骨金文的“徹”字异体——据卜辞类组差异释字之又一例》;
2.吉林大学周忠兵提交的考释文章《出土文献所见“仆臣臺”之“臺”考》。
二等奖3项,分别为:
1.首都师范大学王子杨提交的考释文章《甲骨金文旧释“競”之字皆当改释为“麗”》;
2.复旦大学谢明文提交的考释文章《试论“揚”的一种异体——兼说“圭”字》;
3.吉林大学李春桃提交的考释文章《释甲骨文中的“觴”字》。
以上拟获奖项目公示时间为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6日。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齐鹤) 【编辑:曹子健】
中新网南京12月3日电 (记者 朱晓颖)冬意渐浓,2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师及旅拍达人相聚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用无人机、相机镜头捕捉牛首山冬之韵。
冬日牛首山的美景。鲍子文 摄
位于南京城南郊江宁境内的牛首山,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原有废旧矿坑有效利用,荒郊公园华丽“蝶变”,已成为南京城市新名片和江苏文旅新地标。2023年以来,到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参观的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超500万人次。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人像摄影学会会员、武汉摄影师卢清国在20多年前到过南京,如今是第一次到牛首山,来之前他仔细做了功课,看到图片觉得视觉震撼。“走进牛首山发现,这里的风景极其壮观,非常出片。”
夜拍金陵小城。卢清国 摄
“过去南京人有句口头禅叫‘春牛首、秋栖霞’,没想到冬日里的牛首山也这么美。”南京摄影师鲍子文告诉中新网记者,他从2011年至今几乎走遍了中国的每一个地级市,采风过众多景点地标,也曾多次在牛首山拍摄取景,但这次来感到牛首山的景致元素更加丰满。“从芦苇荡、露营地,到水杉林、湖边栈道,树木层林尽染,色彩丰富,镜头中的画面像打翻了调色盘。”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无锡摄影师陆建华表示,他时常会在南京拍摄。这次,他从江西婺源拍摄完就来到牛首山取景,被这里的风景深深吸引。
冬日里的牛首山美景。陆建华 摄
今年8月,由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中国新闻图片网主办,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江苏分公司、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承办的“美丽中国·发现四季极美牛首”主题影像大赛启动。活动持续一年,面向全国组织、征集有关“春夏秋冬”牛首山的四季摄影和短视频作品。征稿结束后,专家联合评审团将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颁奖等。优秀参赛作品将进行线下展览,并在中国新闻图片网等平台进行集中展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