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武汉12月3日电 (武一力 李璐)首届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论坛3日在武汉举行。中国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以下简称“长航局”)局长刘亮在论坛上表示,长江是全世界运量最大、通航最繁忙的河流,长江流域各方正紧密协同合作,致力将长江打造成“世界内河水运样板”。
12月3日,航拍长江湖北段阳逻港。 郭凯 摄
长江水系内河航道占中国内河50%,港口码头泊位占90%。朝着打造“世界内河水运样板”目标,长江航运持续提升“含金量”。
自2005年起,长江干线货物通过量首次跃居世界内河首位,至今仍位居世界内河首位。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达31.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2177万标箱,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4650.5万吨,同比增长7.6%、6.9%、10.5%,均创历史新高。
目前,长江亿吨大港达15个,万吨级生产性泊位达451个,长江引航年均引领中外船舶6万余艘次。2012年以来,长航局改善干线航道2600多公里,万吨级船舶可直达武汉,五万吨级船舶畅行南京,基本形成了江海联通、干支衔接、局部成网的总体格局。
据《2022长江航运发展报告》显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明显,支流保护修复、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等工作深入推进,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得以强化。目前,300余艘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在长江投用,3.3万艘内河船舶基本实现“零排放”。
此外,长江电子航道图已覆盖长江干线2688公里航道,联通金沙江、赣江、信江、汉江、嘉陵江等支流高等级航道2051公里,初步构建长江水系“干支联通”电子航道“一张图”。
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何建中认为,应更好发挥内河航运潜能优势,提升铁水联运、江河海直达运输比重。同时,要加快内河航运绿色化转型,推动内河航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完)
中新社广州12月3日电 (记者 郭军 符宇群)第十七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3日在广州开幕,来自世界32个国家和地区共2300余位琼籍乡亲齐聚一堂,共叙乡谊、共话发展、共谋合作。
12月3日,第十七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在广州开幕。骆云飞 摄
海南省省长刘小明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几个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海南人漂洋过海,以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毅力和韧劲,在侨居国和地区开创了辉煌的事业,赢得了广泛赞誉和尊重。海外乡亲们始终情牵中华、心系故乡,在海南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时期、每一个阶段,都发挥了独特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说,当前,海南正瞄准2025年底全岛封关运作目标,加快封关软硬件设施建设,今年底将基本具备封关硬件条件,明年完成封关各项准备,海南正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390万琼籍海外乡亲的参与,希望各位海外乡亲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家乡的建设和发展。
广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瑞军表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深入推进,广东与海南两省在贸易、旅游、科技、文化等多领域合作日益深化,互促共进、互利共赢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期望包括海南侨胞在内的广大乡亲积极投入两省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广东愿意与海南进一步加强沟通、密切合作,为两省共同推进高水平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国务院侨办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是中国与世界共享新机遇的新平台,不仅将为海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历史性变革,也将为广大华侨华人特别是琼籍侨胞提供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更加优越的发展条件,更加多元的服务保障。期待广大海内外乡亲充分发挥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搭建中国与世界的纽带桥梁,积极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事业中来。
12月3日,第十七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在广州开幕。骆云飞 摄
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自1989年由新加坡海南会馆发起举办以来,已分别在10个国家和地区召开了17届大会。本届大会由海南省人民政府指导,海南省委统战部、广东省委统战部支持,广东省海南联谊会主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