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2月3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3日获悉,“丝路电商”法治研究中心(简称:研究中心)在上海揭牌成立。
李开盛副院长和韩强副校长共同为“丝路电商”法治研究中心揭牌。(华东政法大学供图)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处处长李鼎鑫3日接受采访时认为,电子商务会成为更加重要的外贸途径,并希望“丝路电商”法治研究中心通过研究成果为以后相关“丝路电商”方面的政策制定以及数字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加强合作、培养所需人才,共同为“一带一路”共建作出新贡献。
“研究中心的成立能够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和电子商务领域的理论与实务协同。”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刘言浩希望,研究中心立足国家和上海涉外法治工作的布局和定位,从涉外法律制度完善等诸多方面开展有效的研究,同时加强人才培养。
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韩强表示,该研究中心将充分发挥华东政法大学的优势和特色,为“丝路电商”合作共赢提供法治服务和智力支撑。研究中心将开展相关领域的法律政策和规则的研究、智库交流与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与交流、文化交流与合作。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春晖提出了“小机构、大网络、有核心、无边界”理念。他表示,“丝路电商”法治研究一定是无边界的,应当走出去,为丝路经济以及商贸流通赋能。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李开盛认为,“一带一路”共建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他强调,“一带一路”共建与实现世界现代化应当联系起来。在天时地利人和的背景下,“丝路电商”法治研究中心的成立,应带动政、学、企力量共同合作,开创新道路,为“一带一路”共建、为中国整体对外开放作出学术界的有益贡献。在采访中,西北政法大学特聘教授、曾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的郭永辉认为,要发扬研究中心的统筹协调性,进一步拓展研究的系统性;在“专”的层面上持续深化并进一步加强法治的实践研究。
在同期举行的首届华东政法大学“丝路电商”论坛上,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陆宇峰发布了《法治中国战略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报告》对当下中国法治化进程中的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有效回应,重点关注中国海外利益保护、教育改革、网络犯罪等问题,体现了我国法学与多种学科交叉研究的新发展方向。(完)
中新社天津12月3日电 题:“市集游”成年轻人“新宠”:重在体验,意在“松弛”
作者 王君妍 王在御
3日,天津师范大学的研一学生张璇和室友拎着大包小裹的水果、零食等,刚从“姚村大集”赶集归来。她说,“大集”里的东西实惠又美味,还能体会到大城市难有的“人间烟火气”。
据张璇介绍,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的“姚村大集”,只有农历“逢一逢六”举办,今天适逢周日,她们宿舍就“集体出动”了。“在家乡,父母经常带我去赶大集,现在很少有这种机会。”张璇告诉记者,“姚村大集”各类新出炉的小吃热气腾腾,驱散了冬日的寒风。
接近正午,“赶大集”的学生们已收获满满:举着糖葫芦、拎着蜂蜜小面包,嘴里还塞满了香喷喷的板栗。
12月3日上午,来自天津城建大学的三位大学生正在“姚村大集”上购买烤鸡腿。 王在御 摄
一度在大城市中销声匿迹的“赶大集”,最近重回年轻人的视野。在社交平台搜索“市集”,相关笔记超过200万篇。在东北早市来一场物美价廉的“碳水马拉松”,在贵州苗绣集市搜寻心仪的非遗好物……各类特色市集也成了重要的旅行目的地。随着中俄互免团体旅游签证业务的恢复,“俄罗斯人在黑河逛早市”“中国人去俄罗斯赶大集”等题材的视频火爆网络。
“随着体验式、接触型消费复苏,市集以城市烟火气、文创产品等为载体,成为当下年轻人的主力消费场景。”天津社会科学院经济分析与预测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董微微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12月3日,天津市西青区人气火爆的“姚村大集”。 王在御 摄
汽车模型、各类手办、成套的旧漫画、吃快餐赠送的小玩具……日前在天津北辰区举办的“中古玩具鬼市”,每一个摊位前都挤满了来“回忆童年”的年轻面孔。一名售卖玩具小汽车的摊主向记者介绍,虽已入冬,但这个自发形成的户外玩具“鬼市”人流依旧不减,不少年轻人看了一些“up主(指在视频网站、论坛等平台上传音视频文件的人)”的视频前来探访。
“满满都是童年的回忆。”穿着厚棉袄、手持小手电,来自北京的“95后”游客潘煜涵特意准备好攻略来“淘宝”。她向记者展示了此行的收获:一个二手“巴斯光年”玩具、一盒2001年发售的麦当劳“四小福”冰箱贴,几本《灌篮高手》漫画。
“出去旅游,我都会在网上搜索当地各类市集,逛起来特别有‘松弛感’。”潘煜涵说,在北京,她喜欢去潘家园市场淘宝,也爱逛各类主题的创意市集。“12月有一个博物馆文创市集,已经约好朋友一起去玩了。”
11月28日晚,在天津市北辰区的“中古玩具鬼市”,游客正在玩具摊位前“淘宝”,寻找童年的回忆。 王在御 摄
“对年轻人而言,去市集旅游主要是为了体验当地的本土文化。年轻人热衷于寻找真实的旅游体验,他们倾向于沉浸式体验当地文化、习俗和传统,而不仅仅是游览景点。”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教授马晓龙认为,年轻人更希望在旅行过程中能够融入目的地城市,与更多的当地人接触,了解更多的人文风情。
“现在像‘年货大集’这种特别接地气的市集活动越来越受年轻人的喜爱,也是我们未来策划的方向之一。”天津“点典市集”主理人刘金蕊曾经在天津举办过多个市集活动,她向记者介绍,对于年轻人来说,指向性明确的市集更加受欢迎,比如二次元主题、运动主题等,而与环保相关的二手旧物市集、循环时尚市集等目前也颇受欢迎。(完)